看见,创造,整合,连结

Better thinking for a better world.
从五月初开始推出的个人全脑探索与发展计划,以及六月底交付的全脑思维及应用工作坊的0.8版本,陆续接到个人客户和教练学员的踊跃报名。
下面是部分客户和学员们所分享的亲身体验。
客户与学员反馈
参与HBDI测评与解读,以及全脑思维应用工作坊的客户与学员们,都取得了哪些收获?
看见:感到被真实而深刻地看见,尤其是一直以来被自己忽略的潜在优势、无意识的思维盲点和思维惯性。
创造与整合:看清由于思维惯性而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卡点,学会使用全脑思维的方法,跳出惯性模式导致的耗能的负循环,通过创造新思维路径开启正循环去面对压力,从而更好地整合内在资源,获得稳定的内在力量,更从容地做自己。
连结:通过全脑思维的视角与内在自我深度连结,从而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更好的与他人连结,进而促成更好的人际互动和团队合作成果。
01
第一次接触到HBDI全脑优势测评,听着教练解读自己的报告,不自觉频频点头称是,觉得它很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出我的思维偏好。
对自己最大的新认识就是我在一般情况下和压力情况下的思维路径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发现让我领悟到,原来我在不自觉之间拿现实的压力绑住了自己在艺术和统合创新方面的偏好与潜能,有感到被理解到的力量。
这给我的启发是,提醒我即使在压力情况下也可以转换不同的思考路径,依随一般情况下自己最偏好的思路或许会更自在与自然的解决问题,化解压力。
同时通过Jessica教练的解读、举例和提问,我也学习到每个人都可以按需有意识地去锻炼和强化自己在每一个象限的思维能力,发挥全脑优势。这可以应用在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思维偏好,进而产生更好的人际互动或是团队协作成果,以及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更有意识地去拓展自己的全脑优势。
在报告解读的过程中,Jessica教练更结合了我之前和她会谈中提到的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卡点,把我的HBDI报告结果应用到那些真实场景中来和我一起探讨。从中我也收获到“聚焦”对我的意义,并且开始练习聚焦。例如,现在我不会排一天要完成很多事(以前会),会比较务实聚焦在每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比较务实的去接受和预估实际要花的时间,这些实际应用让我在生活中取得了很棒的结果。
另外一个附加的反馈就是,我觉得HBDI平台上提供的自我学习的活动设计和资源非常棒,深入浅出,这是我做其他测评没有经历过的。非常棒的资源和平台。
——Ivy Chih, 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战略计划负责人
02
第一次从全脑的视角了解自己的思维偏好,对自己的思维习惯有了更全面清晰的认识。自己的思维惯性在顺境中能够很自然的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所以会忽视惯性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Jessica教练的解读,我发现自己在压力状态下会进入到思维内耗模式,有些资源被过度使用,而有些资源难以充分释放。
本以为这种惯性很难脱离,但通过自己的真实案例体验了全脑思维后,发现只要自己意识到了卡点,就很容易走出负面循环,开启正循环新路径。当运用新的思维路径去面对压力的时候,会感觉到轻松、自在、平衡,获得稳定的内在力量。
Jessica教练的解读精准细腻,帮助我从更完整的视角看到意识、能量、行为之间的关联,同时学到了全脑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也能运用这些视角和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整合内在资源,更理智从容地做自己。
——Sarah,中国互联网行业头部企业,组织发展专家
03
本以为已经很了解自己了,看了测评报告才发现并非如此,甚至看到了自己无意识地遮掩和躲避。例如:不愿意读长邮件(喜欢简单明了),不喜欢做计划(觉得一切随缘),忽视流程和顺序(依赖喜好和感觉),等等。
世间万物,总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和道法,顺则成,逆则衰。既要关注“所思、所感、所行”(我的弱点是行动),也要看到“Why, What, Who, How”(我的How过度依赖于D脑主导的Why)。
接下来计划的行动是:每天观察为自己和他人制定的执行流程/计划的模式与能力,加以优化;每天加入运动元素,并培养自己的热爱;观察自己遇到压力时的感受和想法,并观察他人思维和情感方式。例如,学习了全脑思维方法后,观察我与同事互动的思维路径,发现识别对方的思维路径,然后我直接顺着他们的偏好开始,没有进入我自己思维偏好,反而好沟通了,减少了生拉硬拽,更容易合作。
与此同时,现有默认思考路径也可以调整一下,尝试从B脑开始(这是以前常做的事,现在恢复一下),期待观察我和他人在互动中的变化。
Jessica教练对测评报告的精准解读,以及分享的全脑思维方法,让找不到北的我看到了挑战,也充满了行动的力量。
——Claire,全球财富500强制造业公司,采购经理
04
通过HBDI全脑优势测评,了解到自己面临压力时会产生和平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在人际关系方面,我发现过于在意他人的认可这件事常常是给我带来压力的原因,从而会习惯性的在迎合他人与坚持自己之间来回纠结,并由此导致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消耗。
同时,该测评还让我看见了自己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倾向于过于关注细节和重视主导和控制,事必躬亲,容易落入微观管理的惯性模式,尤其在压力下容易忽略前瞻和全局观。
Jessica教练对测评报告的精准解读,让我看到过度在意他人认可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从而在压力下做决策时容易产生内耗的惯性模式,以及由于自身对风险的厌恶,不易放手并授权让团队面对更多的挑战与成长的机会。
教练分享的全脑思维的方法,让我找到更好的思维路径来管理压力源,今后会通过平时更多的沟通去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并学会尊重自己的观点,从而减少在迎合他人和坚持自我之间的纠结和内耗,更高效地做决策。与此同时,要练习减少对细节和控制权的过度关注,学习将更多的能量放到把握全局和关注团队的未来发展上来,按需要合理调节和分配内在资源,引领团队走向卓越。
——Jeff Liou,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台北营销管理副部长
05
我从自己的个人全脑优势测评报告能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右脑思考偏好和压力下的反应,觉得很认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的认识是:自己在压力下容易高度情绪化和回避沟通,缺少逻辑分析的参与,对事实和解决方案的关注会偏少。
所以我一直觉得脑子不好使,很害怕需要动脑并表达逻辑的工作,原来只是A脑不好使,不是全部!我还有两个优势脑D脑和C脑。(顿时对自己有了信心!)
可是这样也有过很多困扰。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感受到各种复杂的情绪,复杂到无法言说,于是回避表达,然后胸口憋闷,大脑不能思考,像被卡住一般,通常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够从困境中走出,继续前进。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大脑会经常僵住?为什么话说不出来?为什么会有隔离感?原来在压力下我的情绪太多,A脑资源不大能用得上,某些B脑特质又会控制和克制表达,造成情绪堆积,引起身体的反应,不太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不太能产生成果的循环。
在更加深入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我想首先要慢下来,去行动。更多地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多关注事实,在行动之前,列出清晰的方案,多多行动吧!
另外在情绪到来时,从感受身体开始,放松,启用D脑与自己的情绪对话,看情绪要传递给我什么样的信息。除此之外,还要练习允许自己表达,让能量流动,减少B脑的某些特质带来的负面影响。
平时需要持续练习冥想,每天至少半小时吧!坚持下去。期待大脑的改变。
教练的解读和引导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空间和一个很高的视角,能看到有关自己的更大的画面,有非常多的内容涌出,打开了很多的疑惑,感觉到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和通透。
教练非常敏锐,抓到了一些关键点比如“断裂感“,我有被看见的感觉,也打开了一个空间去探索那到底是什么,生活中,课堂上,工作中都有这样的感觉,是怎么带来的,要做些什么去调整这种感觉。这个过程中我有碰触到自己深刻的痛点和很久未面对的问题,非常有收获。
教练也非常耐心,会谈花了90多分钟,我不断有新的想法或者灵感闪现,教练给了充分的空间去容纳它们,我感到能量有很大的提升。非常感激教练带给我的指引和改变。
——May,咨询行业,自媒体运营经理
关于初心
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心智成长教练?
后疫情时代,旧秩序的崩塌在全球范围持续显现,经济与社会进入高度动荡时期,如何在新秩序的涌现与创建的过程中积极有力地应对环境的快速变化已经成为个人和集体面临的重要挑战。
实践证明,基于全脑思维的潜能开发能够为人类心智成长带来有力的辅助,而个人的心智成熟度又决定着其基本的生命品质和其所在集体的社会品质。
能够作为一名心智成长教练,赋能全球华人的心智发展,协助更多华人释放自身潜能,构建自我领导力,提升生命品质,实现丰盛人生,对我来说是一项富有意义并值得长期投入的事业。
为什么选择用全脑思维做心智成长教练服务?
全脑思维的理念认为,任何个人优势的过度使用或非优势的过度不使用,都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困扰,尤其在个人效能、战略决策以及人际沟通上。因此,它提倡借助全脑思维方法来实现深度自我觉察和认知,创造性地整合内在心智资源,实现更高的自我效能和人际沟通效能,并借助全脑思维模型做决策前的观察、思考和行动,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和可执行性。这种系统性视角和平衡性视角与我个人的理念是一致的。
HBDI赫曼全脑优势量表是基于脑神经科学所开发的生理学测评,测量的是个人用脑偏好(Thinking preference),而非基于心理学理论所开发的性格/人格测评。作为一名拥有生物医学学科背景和医疗科技职业背景的专业教练,我个人对于该测评的理论基础更易产生理解和共鸣;同时,基于生理学的测评证据结合教练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帮助客户发现自己的已有优势和潜在优势、无意识的盲点、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思维惯性以及其衍生出的各类卡点。
能够在60-90分钟内帮助客户收获能够明确感知到的深层次自我觉察和意识提升,这是通常需要经过多次普通一对一教练会谈才得以达成的效果。
什么样的客户更容易收获到明显的深层次自我觉察和意识提升?
有自我探索和个人成长方面的需求,对自身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并有意愿在深化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和人际沟通效能,以及改善决策质量方面实现突破,准备好接受新信息、新挑战和新变化的个人。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成长和改变,如果你希望收获一个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崭新视角,让你在动荡的世界安定自心,通过不断成长从容应对挑战,欢迎你来体验。

– END –
作者: Jessica Ma
– 国际教练联盟(ICF)认证教练,南半球首位华语全脑思维与心智成长教练
– 墨尔本大学STEM Industry Mentoring Progra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行业指导计划)导师
– 多学科教育的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拥有生物医学、工程、文学、计算机和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训练与实践,以及跨文化的学习与职场经验。致力于赋能全球华人的心智发展,释放潜能,构建自我领导力,提升生命品质,实现丰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