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我们教练时刻团队有幸邀请到了国际教练学院(ICA)教练督导刘明明(Felicia Lauw)老师来为大家做了一场关于教练督导的公益分享会,所有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就自己对教练督导方面的问题向Felicia老师提问和请教,老师都耐心地一一给予了大家回答和鼓励。

图 | 来自网络

文字整理 | Jessica Ma

编辑| Jessica Ma

刘明明(Felicia Lauw)是一名经过认证的教练督导。作为第一个在教练督导学院(CSA) 担任高级国际教员角色的亚洲人,她负责培养和发展其他教练督导,并且已经担任教练督导9 年。她还是国际教练学院(ICA)中文项目(ICF的ACTP 项目)的培训总监,代表ICF 进行教练指导和评估已有10 年。

Felicia是 APREMCC 的创始成员和AoCS(教练主管协会)在亚太地区的区域协调员。她的督导客户范围从经验丰富的大师级教练到正在成长中的教练,虽然督导关注的主题可能不同,但共同点是为个人或团体提供反思空间,以获取他们的内在智慧,以获得清晰、自信和活力。

作为教练创业者,她于2010 年在亚洲帮助创办了一家教练公司(Coachin a Box)和一家领导力咨询公司(Bridge Partnerships)。她于2009 年支持了国际教练学院(ICA)专业认证教练中文项目的创立和发展。

作为教练从业者,Felicia是一名高管教练、引导师和经验丰富的变革管理者,在业务和组织转型变革的战略、设计和实施方面拥有20 多年的经验。Felicia 是一名ICF认证的专业教练(PCC),拥有约3000 小时的教练辅导时数,并在过去12 年中为来自 35个国家/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Felicia擅长支持其他人在一个连结的空间中使用反思性对话来挖掘内在的洞察力。她的教练客户包括全球各地的高管、董事会成员、VP、HoD 和关键管理者。她的教练经验得到了来自埃森哲、Cap Gemini 和星展银行(DBS)高级领导职位的强大企业经验的支持。

下面的文字是对这场访谈的整理和摘录,希望能为在教练学习的道路上同行的伙伴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Q1: 要成为一名教练督导需要什么样的学习?

Felicia:教练督导,顾名思义,它是教练的督导的一个角色。所以,在学习上,比如说我在收督导学生的时候,我一般会问他们,不一定是教练时数,而是:你为哪一类的客户服务?服务了多久?就是要了解一下他的教练经验。因为有些人教练了很多年,但是他的群众范围比较窄,所以这也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教练能力,他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这并不是一种限制,但是它是一种局限。所以要成为一个教练督导的话,我们会看看他的教练经验的多元化。

还有,对于我来讲,我更注重的就是那份初心。刚才我听你们好多位在分享,为什么你们要学习教练。然后你即便在职场上工作,还是不想落下教练,这件事情就是那个初心。那个给予别人的一种支持,就是让别人看到,大家都有潜能,那潜能如何去发掘出来,让它活的更舒适,达到自己的一个愿景更快,其实这种初心是很重要的,那份心意没办法造假。所以心意第一,第二就是他的教练经历。

然后,要成为一位教练督导,需要什么样的学习。一般来说,我会鼓励你去上一个督导的课。督导的课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专家,但是它会让你有一个框架,好让你在这个框架里面比较安稳的去学习,比较安稳的去知道,我自己在哪一块还必须发展的。或者其实这几项已经都做的蛮好了,但要有一个框架让自己来做个自我审查,这就是督导课。当然,不同的督导课有不同的感觉,就像教练学校一样。

Q2:教练跟教练督导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Felicia:教练一般你们在学习ICF准则的时候,那个方向感很重要,就是目标达成。它看似一条直线,当然,前面的路有点模糊,但是他的那个动力是往前的。每一场教练做完后,其实真正重要的一点就是,客户离开的时候是有一系列的行动方案。这行动方案不一定是说他具体要做些什么——当然,他可以具体去尝试做些什么,但有时候去独立思考一件事,或去做一些自我的觉察反思,那个也是一个动作。所以教练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而且方向是往前的。当然,希望前面越走越亮,越走越明确和清晰。

督导你看到的是一个花园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它更多的是说,当你在做教练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处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在湖里面有照镜子,还有其它系统里面的一些动植物,就是其他的一些因素。那我们要慢下来,真正去探讨在那一场教练里面,有一些moment我们如何做的更有效。有些moment,我们做的很好了,但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做的很有效吗?我们利用了哪些能力?所以其实它不单只是一种调整技术的一个空间,他也是强化你的强项、你的优势的一个空间。

当然,它不单只是看你和你客户的一个互动,在做督导的时候,我们还把整个花园里面的那个生态系统都摆在旁边一起来观看。还有,比如说你在企业做教练,具体一点,这个企业可能一直在改革,所以他的企业组织里面的变动很大,那你的客户进来的时候它很不稳,或者很沮丧,或者很累,其实这都是他的环境里面带进来的一些能量,还有动态。所以在这时候,如果你的那一场教练更多的时候是在听他倾诉,你可能离开的时候会觉得你到底是不是在做教练,还是只是一个倾听者。这是我经常会碰到的督导的问题。

所以其实督导更多是一种反思的一个过程,然后它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的空间。它为的是什么?就是提供发展,还有利于这个教练本身,他的客户还有他服务的组织人群。

督导其实有三个方向。一个就是技术的提升,技能的提升。第二个是一个支持的空间,因为如果做了专业教练的话,有时候我们一天要做5,6场甚至更多的教练会谈。一天还好,但是如果你持续一个月都做大量的教练会谈的时候,你会发觉,其实你自己会有点费力,你的能量可能会下降。所以回到督导的这个空间,更多的是一种充电器,就是补充能量。第三个方向就是一种我们对于这个专业的一些道德规则、标准,还有质量的保证,会有一些我们的看法,当你们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帮你一起去探讨。在每场会谈里面,我们都有一个协议,有一个信任和安全的氛围来工作,积极的聆听。然后就是facilitate development引导成长。这个教练来跟我们合作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需要做的,就是作为督导,要引导他的成长,然后给予支持,这是不用说的。

然后提倡专业性,自我洞察,我们自己也要有。持续的去训练我们自己的洞察力。但是,我们更关注的是关系的动态。通常就是当你和客户在合作的时候,这中间发生了什么,知道到底有哪一些隐形的没被说出来的动态在发生着,我们如何去把它解开。

最后一个就是引导小组督导,就是我们能够去引导一组人一起去反思的这个能力。

Q3:教练一个教练,和督导一个教练,有什么不同?

Felicia:当我在当我在教练一个教练的时候,我会随着他的目标,我会跟着他走。然后更多的是帮他探讨他可能卡住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信念可以去重塑,看看还有什么机会,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让他真的释放它的能量往前走的,然后去做一个尝试,做一个action plan。这个是教练一个教练。

督导一个教练,除了刚才那些,我们还关注他的技能的提升。所以很专注在他的技能的提升,也专注在道德规则上的一种敏锐度。

教练一个教练的时候可能那个广度没有那么广,层次没有那么多。当我们来教练一个教练时候,是在做教练,当我们在督导一个教练的时候,督导其实有更大的责任。我们作为一个督导,是要引导我们的教练们去成长,他的成长也是我们自己共同在成长当中。并不是说我们能教他什么,但是通过反思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双方都会成长。

我们要让这个教练看到,他会从这个事情里面学到什么。当我们反思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做的更好。就好像是在,从自己的经验里面去吸取经验,去提炼那些学习。因为通过反思的这个过程,其实在无形当中我们在自己身体里面,在大脑里面已经在建设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发现,当你通过一阵子的督导再去做教练的时候,你对于在教练时所发生的现场、发生的事情的敏感度会提升。当然有时候我们还还是陷下去了,陷阱前面看到一个洞,还是跳进去。但有可能我们也有机会说,前面有个洞,然后慢一下,别那么急跳进去。

Q4:在哪个阶段开始学习督导比较好?是累积的小时数和经验越多越好吗?

Felicia:我们有没有看到是自己是否ready,自己心中有这个需要吗?比如说,你会发觉可能很多人都开始来找你去做类似督导的会谈,或者他们觉得可以在你身上学习。你就像一个长者,或者在其他教练的眼中都会尊重你。它是一种信息,我并不是说人家觉得你是长者,你就是强者,但是它是一种系统的信息。

第二就是有时候你们工作需要。比如你可能开公司,然后你下面有一组教练给客户服务。尤其是企业,很多内部都有督导,需要督导的这个角色,所以这个时候这也是一种需要。所以我不会只是从小时数和经验来分析这件事情。

你在做教练的头两三年,其实都还在找自己的那个节奏,那个feel。虽然你们有ACC,PPC,甚至是其他的认证,但因为你每接触一种类型的客户或者一种不同的case,其实你自己也在调整当中,也在学习当中。所以两三年到三五年,你开始慢慢稳下来了,所以我会接收的督导学生一般是大概有五年以上的经验。除了这个以外,我也会去探讨他为什么要来。我回到刚才的那个点,就是初心,在选人的时候,那个对我非常重要。

Q5:在什么时候需要请一个督导,或者是需要一个督导来帮我们?

Felicia: 其实刚才的回答里面已经有了这个答案。比如说你们毕业后,在教练学校的这个学习过程里面,你还有一个框架去学习,但毕业以后,没有督导,那会怎么样?很多我看到的,甚至我自己的一个过程就是看看市场上有哪一位所谓的大师开课,我们就奔着去了,然后你就看到一窝蜂又是你的同学了,所以就是这种感觉。直到现在,这种现象还在。那这会造成一种什么问题呢?——疲惫。

我看到很多初学完教练的很急,甚至有些不是初学的。在我们的行业里面经常会看到的,就是从一个培训课程跳到下一个培训课程,好像那个培训课程是无止境的。一直一直在上课,然后一直在建立自己的教练事业。然后一直也在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面,但就是真的好累。所以我会说,毕业后就可以开始找督导。

你可以参加督导小组。我并不喜欢用“团队”,因为“团队”和“小组”对我来讲是两种不同的意义。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团队,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教练,所以是一个小组。Leader group不是一个team,所以我会把它们分开。

我鼓励你们去参加督导小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你可以听到别人的故事,也是一种相互的支持。但如果说,有时候你会觉得你的那个客户的情境比较有隐私,在这么多人的场景下不太好说,你大可以跟你的督导说:我可不可以来一场一对一的督导?这个也是可以跟他做协议的。

其实,我更希望教练们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开始介入做督导这个动作了。因为督导也可以从你还没有毕业就开始的,但当然我也理解到大家的那个经历有限,所以还是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吧。

Linda,你也是找了督导的,说说看你的经验是什么?

Linda:我的经验的话,就是说督导在方方面面都让我真正的认识什么是教练。我觉得这个对我是一个质的变化,对教练这件事的认识非常有帮助。经过督导学习以后,就什么是督导,或者是团队也好,小组也好,即使你自己没有这个经验,你分享到了别人的经验也好,感受也好,你就可以对教练这件事情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个是我的感受。

Grace Chen: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原来的理解是,教练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面,也可以是你生活方方面面的那个背景下面的;那督导是你跟客户会谈的那个背景下面的。然后我个人的感觉是,处在教练和客户的这种关系下面所能够体现出来的你自己系统里的东西,跟在其他关系下面体现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这种关系下面的种种表现和你系统里的东西,我觉得就是教练的personal work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客户被教练跟作为客户被督导,你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在各个关系里面所能看到自己的那种价值观也好,还是说那个潜在性信念也好,所有能够体现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作为教练跟客户在会谈里面,我常常会戴着一顶教练的帽子。就是说,我自己觉得我是一个教练,然后我对教练的理解是,我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应该给客户提供的是什么样的的东西。所以在这个帽子下面,我对表现跟在生活中其他时候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督导的环境下,谈我戴着教练帽子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那个是更有针对性的,是对做教练有帮助的。

Felicia:我想加一句就是,很多时候,如果你真正记住自己是教练的身份,你那场教练会谈会更干净,更清楚。但因为我们是人,有些话题,有些事,甚至是客户的一些表情,都会勾起我们自己内在的一些东西。所以在那一瞬间,我们就离开了中心位置。就算我现在是专业教练,但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是说你考核不好,这是事实。所以回到督导的时候,我们也会用更多时间去探讨,去化解,或者去理解自己的那种自动化的那种反应。然后慢慢有了这个察觉的话,慢慢自己去调试。

Q6:被督导的教练与督导如何知道两人进入了脚本误区,或者回转空间?

比方说,在督导里面,就是一起看这个关系,这个系统等等。可是,我们怎么知道看了是对的呢?因为督导也好,教练也好,都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我作为教练,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那督导怎么知道我们做的对不对呢?就就像老师刚刚讲,有时候一个表情也会激发我们的一些东西,因为我们也是人。那我相信督导应该也会被激发。

Felicia:好问题。我在听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假想。很多时候,我们督导自己不小心的话会直接进入角色脚本。比如说有个客户,他是非常专制的,他希望他的团队就跟着他一步一步走,反正你就是别落队,跟着我的指令走就对了。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这种领导力方式在现今这种环境下,特别是对年轻的职场者都是不太受用的。所以教练很纠结,但他又不能和他的客户就纠结在这些事情上。那当他来到督导的这个环境里面,我开始发现,我想告诉他很多东西。我想给他很多很多建议,这是我的自然反应。然后我就停了一下说:很奇怪,我今天一直想跟你讲你应该怎么做。

我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会客户又发生了什么,知道我也很想告诉客户不要怎么做。所以我们不知道的是,那是真的吗?但它就是一种反思的角度,他就是能够从这个窗口去看看,有没有东西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或者去理解的?

一般我们督导的训练都在训练我们去pick up系统里面的东西,而且对于自己的身体里面或者在想的东西,其实是非常专注的。所以那个训练并不只是教练。教练的训练更多是你专注在客户身上,当然也要专注自己,但是当你在培训做督导的时候,更多的是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对自己的一个察觉。然后对于我们的教练带来的一个课题,就是我们必须有这个胆量和能力去尝试这类的问题,看看是不是有了一个剧本,我们在扮演什么角色。

或者,有时候我觉得“哎呀,这个教练真可怜,我要帮助他”这种情绪上来了。他说,我现在很想帮你。那你跟你的客户发生了什么?“我很想帮你”这件事情,你看它有没有什么关联吗?并不是说他跟他的客户一定会发生这件事情,但更多的是用我们自己当下的那个感觉,当下的那个体验,作为一个窗口,让他回头去反思他跟他客户的一个过程,或者他在他和客户合作的那个系统里面,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件事情。

我经常会分享的一个故事是,我有一个客户他每次来都讲同样的东西,然后我们就一直在那边,好像游花园,游了很多次。到了第三第四次,我开始一看到他就很困了。我很累,想睡觉。但是我作为教练,不能说我想睡觉,我就接受。但是这种感觉让我很惊讶,因为这不是我正常的方式,这不是我。所以我就带到我的督导那里,我说,为什么我见到这个客户我就想睡觉?他说,那你想想这个:想睡觉也有它的系统,他的整个状态里你看到些什么?我说我觉得他很累,因为他的整个企业都在改变,他九个月换了三个老板,然后他讲他想改变的东西,他自己也感到很累。所以我们两个都处在那种“好累想睡觉”的在那种状态。

其实我会鼓励大家不要第一时间去自责,说我作为教练我就应该怎样怎样,其实全部的反应都是一种信息。你在做教练的时候,突然间会感觉自己怎么今天会这样,其实他是一个信息。所以我会鼓励你把它带到你的督导的空间里面去,聊一下看看到底他给予你的是关于那个系统的什么其他的信息,好让你更理解,你在什么系统里面工作。

Q7: 请问mentor coaching教练指导和coaching supervision教练督导有何区别?

Felicia:针对考试的更多的是mentoring。ICF系统里面有一个机制,就是说PCC以后,你可以mentor那些备考ACC或PCC的教练,那个是属于mentor coaching,主要集中在ICF的教练技术上的一种精进。所以那个目标很明确,技术上的精进能够让它们通过ICF的认证过程。它是在ICF系统里面的一种运作,和督导又很不一样。

督导并不只是关注在ICF系统里面去如何从ACC到PCC或MCC,督导更多的是关注于教练们的一个身心健康,教练们的服务的可持续性,还有真正的有效性。所以它的方向,或者注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一个更多是为了专业认证的一种学习发展,一个更多的是全方面的一个发展,还有他的客户的利益,他自己的安好,还有他系统的安好。

Q8:对于服务的有效性,作为督导他可以怎样来帮助教练去确认?

Felicia:当我们说到有效性的时候,70%的督导课题都出在教练协议这个课题上,而敲定教练协议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说,我客户今天要什么。如果他是一个自己付费的生命教练的客户,那个就比较直接,只要关注他的要求和目的就好了。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企业里面工作的,而且复杂就复杂在于,虽然是有一个教练的title,但其实真正在给予的服务还穿插着顾问的咨询,或者是在一个培训项目里面去给予教练服务。所以在这个时候,协议就变得很复杂,因为这协议不单只是跟这个客户。

如果是在一个课程里面,这个课程的交付品是什么?还有这个课程的sponsor赞助方——就是买单的那个人、他们的HR、他们的老板有什么期待?所以这个协议最难搞也最难理解。如果一个客户他和他的老板,他的HR还有这个课程都是他的目标,是完全没有矛盾的,那很好。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有差距的,所以这个差距我们要怎样去处理,这是一种经常会见到情况,就是他可能接收到反馈,或者他做完后有没有去问客户的反馈,这也是一个可以探讨的事情。所以他接受回来的反馈我们也可以看看,如何帮助他在这方面去反思,然后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这个有效性就是不单只是从他和他客户的沟通上去看这件事情,我们也会从更宏观的层次去看它的系统,它整个是用什么身份,什么方式,在什么背景下去给予这个服务。所以我们要关注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Q9:如果大家去学教练督导,学出来后会有一条怎样的职业路径?

他以后就一直往督导这个方向发展,还是他只是借学习督导来加强教练技巧,还是说两者都有?因为我自己享受到了督导的好处,发现被督导后感知度一下子就打开了。

Felicia:这个问题非常棒。我有很多同伴,和很多督导的毕业生,你说他们现在都在做督导这件事吗?没有。因为督导都不容易做,这市场也很新,就像在05、06年的时候,教练还是个很新的概念,所以很艰难。其实这是一个开拓期,所以很多人不会往这个方面去发展,但是因为经过培训这种空间去学校和反思,他们的那个敏感度对于他们的教练就直接起了有效性。

我最近有个日本的同学,他上完我们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上完,第二模块的时候他就回来跟我说,他在做教练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对很多东西开始很敏感,然后非常有效。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其实那是很真实的。有很多同伴们来读督导的时候,他说其实我不是想做督导,我只是想让我的教练技术还有我的教练能力,那个容纳度变得更扎实。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一个过程。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个课程就是在教授督导的内容。到了最后,要不要挂督导的title,这是你的选择。

我更多的是因为我自己本身看到了督导的好处,也看到我们自己的这个专业市场里面有好多的教练,要么就累得不得了,不做了,或做了两三年就回到职场或转到其他行业。他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但没有一个很专业的一种知识框架给我们,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督导来帮助我们。更遗憾的就是有些教练因为没有去反思自己的一些道德行为,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其实是有害于我们这个行业的。这也是我比较谨慎的一个地方,我希望自己的行业是一个有水准有专业的一个行业。

Q10:学习教练督导,如何面对大量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在学习过程中,会被那些背后的很深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所吓退,就好像这么多的心理动力学、人本认知,所有的东西都在督导方面被大量运用的。那像我们一般人来讲,心理学知识很薄弱的,我们学习督导可能也是要从零开始,所以会感受到这条路好像真的是漫漫长路,是这样的吗?还是说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心理咨询这一块那么深的理论知识,特别是精神动力学。

Felicia我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心理学的底子,所以我很感同身受。刚才你说被这么大量的东西吓到,但我在学习的时候会慢慢发觉,很多东西都是人与人的沟通,心理学也不过是人与人的沟通,还有人与人的一种平等的对待。所以我更多的会说,我们怎么去看待对于人的那种公平对待,真正公平的对待。如果能做到,你就可以给予一个非常安稳的一个空间。那些所谓的理论都是锦上添花。但我也看过,就算你有心理学背景,但太注重于头脑的,就是你懂很多知识,但是没有办法内化,真正去做到,那还有学习的路要走。去综合所有大脑、心和我们的gut energy,那条路还是一样的。

无论你的大脑里面记了多少,或者理解多少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因为你和对方坐下来聊或工作的时候,他不会看到你脑子里面的那本书,他看到的是你对面的那个人,还有你给他的那个感觉。他是否在你的空间里面感到他可以任意翱翔,去安全的幻想,安全的说出他的最不想说的话,这个是没有任何心理学课本或任何课本能够交给你的。

Q11:有客户邀请您吃饭的话,您如何应对?

Felicia:非常棒的关于ethics的问题。看起来纯粹吃饭好像没什么,但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吃饭的时候他对于我们有什么期待。吃完这顿饭他对我有什么期待?和谁去吃饭?当我在做教练的时候,立场是蛮清楚的,我会告诉我的客户,我们就是professional的关系。我们几场做完了以后,可能我们可以变成朋友,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必须帮助你的一种方式就是保持一种距离感。我不能有太多的情感连接,我必须保持中立。所以我会问自己,我有没有办法做到这件事?

我有过一个客户,跟他合作6、7年了,他常常会说,做完这场我们去吃个饭。我说,等一下,你接下来还要不要我做教练,要的话就不用了,这顿饭应该我退休的时候才吃。但是我不想给你一个想法,就是说我完全不会跟客户去吃饭。因为有时候我的角色也是顾问,所以顾问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跟管理层一起去吃饭,但我去吃饭的时候是在做一个观察,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我也很明确的告诉我的客户,说我去的时候我会做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这种情况我会去吃饭。当被邀请的时候的那个不舒服很好,它是一种内在的督导在运作着,同事也不是硬邦邦的说No,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准备好了

Q12:ACC如何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客户?

关于商业发展,我们已经毕业获得ACC,其实接下来面临一个蛮现实的问题,就是市场如何开拓。如果说是HR或者是企业,肯定是要录用比较有经验的,至少PCC,很可能是MCC。对于刚进场的ACC怎么样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客户,我觉得这个是蛮困难的一个面临的挑战。

Felicia:其实每一行都是这样,时间长了有些很smart的人都开始设立很多标准,这不是坏事。但是它造成一种不平等。我也知道很多平台,他会说如果你不是PCC就请你先考个PCC再来参加我们这个平台。所以这是市场的残酷事实,但同时我鼓励大家转念去看成积累时数的问题,让自己有扎实的基础去服务你的人群。但是你不是XCC就没有市场吗?也不然。你刚说你卖掉了你的公司,你是创业者。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年人都在开拓市场,因为你有这个经验,你可以给他们很好的教练服务。

如果我们都没有经验,ACC、PCC、MCC可能会make sense, 但是我们并不是刚出生的孩子,我们都是带着许多经验来的。可能我们五六十岁的时候才开始教练这一行业,然后就成为ACC。我大胆的邀请大家想一想,你自己本身已经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你的客户到底是谁?他们和你合作会有什么不同?就因为你问的问题不干净,那场会谈就没有效吗?所以我很大胆的邀请你们去反思这件事,你们每一位身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在跟你的客户互动的时候,你不单只是带着你的教练技巧去做,你是带着你整个人去做。如果真的整合好的话,那才是真正的价值。

其实我们回头想,教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相信我们的客户,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能力,潜能,那为什么我们在做教练的时候忘掉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呢?

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很多在课堂里面的讨论,都说我不是老师。但同样尊重我们自己有的经验,还有资源,这两者并不会打架的。你为什么要让它们打架?你们能不能把它融合进来?

所以什么叫做presence?并不是说我完全忘掉自己,而是我完全把我自己带到这个空间,和你在一起。当下时刻我的所有都在这里,好的不好的,所有的都在这里。

主持人: 谢谢老师的耐心解答和无私分享。活动结束前,老师还有什么想对我们团队的教练们说的吗?

Felicia:因为你们今天对督导这件事感兴趣,我有一个很大的假设,也是我的期许,就是我们别忘了初心——你们为什么要做教练这件事情。当有很多诱惑,很多嘈杂的声音来的时候,请你们第一时间回到自己的初心。别去太着急理会什么框架,什么系统,什么水准。因为最真实的教练就在这里,就在你们身上。所以这是我对我自己,也是对你们的一个期许。          

– END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