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拿工资是2020年10月底,开始构思这篇文章是2021年11月1日,正好一周年。想在这个对自己来说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以问答的形式梳理、总结一下这一年爬过的路。 Q: 谁适合阅读此文?A: 刚开始做自由职业者不久的小伙伴(比如:教练,独立咨询师,独立培训师,自媒体人,创作者等),正在考虑或犹豫要不要迈出这一步的朋友,以及任何对自由职业好奇之人。
Q: 不用上班打卡了,你的日常是怎样的?A: 这是个被问起很多次的问题,没有任务安排,没有老板同事督促,你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呀,有规律吗,会拖延、会躺平吗?
我日常会留意记录一些,再加上回忆,整理出这一年来,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注:正式培训课程小时数包括自学、作业时间;少数公众号文章来自转载,感恩原创者分享
一共约2300小时,除周末,平均每天工作学习9小时,和以前在公司里差不多。
区别是,在公司工作有公共假日、年假、家庭假、宝宝假,我辞职前这方面一年有41天;现在除了偶尔放风、陪伴家人,这些日子也用来工作学习了。
区别是,以前周末陪孩子午睡,他们睡着了,我看手机或听播客等音频;现在他们午睡,我码字写文章。
顺便说一下,每个教练小时数背后,我目前大概要花3小时的总付出时间,包括和客户的事先沟通、思考准备,对话前的放空,对话后的反思,读客户的复盘,给他们反馈,两次对话间的可能的一些交流。
其实对于客户又何尝不是,我自己也被教练过挺多次,在正式对话前,已经在思考议题,一场好的对话,会引起我复盘、反思好几个小时。
上面包含国际教练联盟ICF认可的工作坊或小课程,可以积累持续教育学分CCEU (Continuing Coach Education Units),光这一项我就参加了18场。

Q: 花了这么多时间,那你赚了多少钱呢?A: 哈哈哈,大家一定想问这个问题吧。
来自教练的收入,正好够交我上面提到的三个培训课程的学费!加起来一共是以前外企打工两个礼拜的基本工资,两个礼拜,没看错
还好有一些被动投资收入,能够负担自己的基本生活开销,可以挺着腰板说,裸辞一年,已是不用靠老公吃饭的人了。
Q: 那你后悔吗?A: 并没有。
教练收入不稳定又这么少,难免有时会有一丝怀疑和焦虑从后背脊钻上来。此时我就会提醒自己多看看远处的愿景,多回想自己的初心,提醒自己这是我打算做到80岁的事,还有44年,不急慢慢来,成熟稳定期会来的。
我们往往高估了一年能取得的成绩,而低估了10年能达到的高度。之前的行业,学习加上工作,长达16年,用它带给我的收入,和这个一岁的“小宝宝”比,是不公平的。
随着自我觉察能力的逐步提升,怀疑时刻也越来越短,一开始它也许会影响心情一天,到后来的几小时,到如今的几分钟。
Q: 你对自己的成长速度满意吗?A: 写这篇文章,我有些诚惶诚恐,因为比起那些通过自媒体迅速崛起的自由职业者或轻创业者来说,我的小收获不够人家塞牙缝的,我的速度太温吞水了。
我很喜欢敬仰的舒祺老师,2020年做了146场直播,上架课程,还常年做企业培训,但她2010年就跟随古典老师学习,2015年已开始积累企业内部培训经验,对于用‘说’来做输出,她已信手拈来。一来有铺垫,二来还万分努力。
所以客观上来说,若与牛人比较的话,不满意,但山外总有山;主观上来说,对这一年来自己走过的路,收获的风景,还挺满意。
因为一年前,我并没有设预期。我压根想象不出来,一年内具体打算怎么做,完全是从头开始尝试摸索。对,一年前裸辞时,我并没有详细的行动计划,要说有的话,只有前面的几小步而已。我只是看到了眼前的一两个可以尝试跨出去的台阶,但我相信走着走着,前面的路自然而然会显现出来。我能做的,就是盯着愿景,时时调整方案、方向。
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觉察、认知、思维广度等方面,的确优化、拓宽了不少。
Q: 你做得到像舒祺老师这种节奏吗?A: 扪心自问,真心做不到!
– 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不一样,长期同时和很多人互动,对我来说是挺耗能的。- 生活方式是我排第四的价值观,其中一个含义,就是要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来。所以我想在符合自己价值观排序的基础上努力,不羡慕厉害的前辈,也许人家的价值观排序不同。
Q: 除了以上理由,有什么底层的东西让你这么淡定吗?A: 我最近下了个决心,给自己总结了条75%定律– 只要基本生活不是问题,至少75%的工作时间,要花在自己喜欢的、能滋养自己的事情上。
我喜欢做、想尝试的事情太多了,估计几辈子都做不完。时间是我最宝贵的资源,那怎能浪费它去换取并不会让我真正快乐多少的物质,又怎能为了和别人比较,委屈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回望过去一年,挺庆幸我好像做到了。
其实这条规律也可用在生活中,关键是做些断舍离和坚守一些人、事、物的边界。
Q: 没人替你安排,你有没有什么拖延的事情?A: 有,非常多。
虽然貌似过去一年,已经以我还算舒适的节奏马不停蹄,但还有好多想做的没做,比如:在公众号以外的地方,发布文章;已经具备条件去申请国际教练联盟证书,但我还没花时间写录音逐字稿、填申请表、参加笔试;有好多想听的网课没上,想看的书没读,想好话题的文章没写……
然而为了平复焦虑,我安慰自己说,相信直觉,有些拖延是有智慧的。
譬如:我年初一直想去实地考察新加坡当地的几个小众书店、空间较大的咖啡座、茶座等,看能不能有合作机会,它们提供场地,我举办线下体验坊,但一直都没去。如今回头看看,我办过的工作坊都是线上进行的,大多数来参加活动的也都是国内的。新加坡的疫情情况及政策让办线下活动极其困难。
又譬如:我拿证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挂靠几个平台,或者作为一种背书,更易获得陌生客户的信任。现在没时间申请就是因为我忙着两个项目,在服务客户,或准备去服务客户的路上。除了过去的我自己,没人要求我一定要在某某日子前拿到证书啊。 Q: 怎么知道自己可以开始做自由职业了呢?A: 作家三毛在谈到写作时曾经说,“能不写、就别写。”意思是,除非心里的热情已经到了不能不写的地步,否则就写不出最好的文字。
对于是否该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也可以用类似的标准:“能不做,就别做。”因为这份事业需要付出很多孤独的探索、努力和辛苦,只有内心的想法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时才去做吧,没有热情很难坚持,有了热情无需坚持。
Q: 做自由职业者或轻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特质是什么?A: 前一阶段和一位朋友促膝长谈。他有了创业想法,财务方面没问题,另一半物质上能支持、精神上也支持,他自称自己也有勇气,但仍然迈不出那一步。
聊天中发现他卡在了定力上。他能预想到创业肯定会有低迷、黑暗、怀疑时刻,他不知道自己如何熬过那些时光。
所以,作为自由职业者或轻创业者,勇气、愿意担当起对自己的全部责任、执行力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另一个关键是精神力量(定力)。
精神力量需要靠三点来支撑:– 对长期愿景的坚信。- 对自己有底层安全感,即内核稳定,相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对自己的爱、包容和接纳,即接纳自己的暂时失利和不足,包容自己需要犯错误。
Q: 什么时候该放弃?A: 当你开始真的认真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才出发了一年,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所以翻译一下我听过的某大师级教练的话,也以此来激励自己:
我有过成功,我有过失败。我赚过钱,我也欠过债。我被大客户雇佣过,也被他们开除过。我工作到身心疲惫,曾在一次小组会议里,崩溃痛哭。但是,我从没想过放弃,一次也没有。
– END –